每天堅持室外健身,科學有效預防高血壓
高血壓人群的血壓控制很重要,下面鄭州群星健身器材推薦一些降壓效果相當不錯的方法!
一、安排好休息與睡眠
睡眠太少會影響身體應對壓力激素的能力,而應激激素增加必然會導致血壓升高。因而,高血壓人群應安排好自己的休息與睡眠,要注意做到如下幾點。
緩慢起床。早晨醒來,不要急于起床,應先在床上仰臥,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頸部,伸一下懶腰,然后慢慢坐起,稍活動幾次上肢,再下床活動,這樣血壓不會有太大波動。
中午小睡;顒恿艘簧衔,在午飯半小時后可輕松健走一下,然后小睡一會兒,一般以半小時至1小時為宜,老年人也可延長半小時。無條件平臥入睡時,可仰坐在沙發或椅子上閉目養神,使全身放松,這樣有利于降壓。
晚餐宜少。晚餐宜清淡,吃易消化食物,食量也不宜多。忌大吃大喝,導致胃腸功能負擔加重、影響睡眠,不利于血壓下降。
娛樂有節。睡前娛樂活動要有節制。如下棋、打麻將、打撲克要限制時間,一般以1~2小時為宜。不宜長時間看電視、電腦、Pad,也不要看內容過于刺激的節目,否則會影響睡眠。
睡前泡腳。按時就寢,不要晚于23點睡覺。養成上床前用溫水泡腳的習慣,然后按摩足心,促進血液循環,有利于解除一天的疲乏。
二、進行穴位按摩
穴位按摩能夠起到調節神經、肌肉,擴張局部血管的作用,具有一定的降壓和改善頭暈、頭痛等癥狀的效果。
捏手掌心。先從右手開始,用左手的大拇指按右手掌心,并從手掌心一直向上按到指尖,然后,返回掌心,直到每根手指指尖都按到,然后再照樣按左手掌即可。
按摩指甲根部。在手的大拇指指甲根部,以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與食指夾住,轉動地揉搓。然后,自指甲邊緣朝指根方向慢慢地揉搓下去,勿用力過度,吸氣時放松,呼氣時施壓。盡可能早起、午間、就寢前做三次,這樣可以使血管擴張,血壓下降。
按摩涌泉穴。坐于床上,用兩手拇指指腹自涌泉穴推至足跟,出現局部熱感后再終止操作,每日1~2次,可以達到降低血壓的作用。
三、適當曬太陽
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發現,太陽紫外線能釋放一種可降低血壓的化合物,有助于降低血壓!镀つw病學》刊登的研究表明,每天曬20分鐘太陽,能幫助血管擴張,增強心血管功能。
不過,專家提醒,過強的紫外線照射會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,因此應盡量避開11~14點紫外線過于強烈的時段。值得注意的是,隔著玻璃曬太陽沒多大用,穿透玻璃的紫外線不足50%。
四、健走防治高血壓
長期健走能增強心肺功能,能提高機體新陳代謝水平,使血液循環更加暢通,有助于重要器官的營養供應,從而達到改善高血壓的作用。同時,長期健走還有助于一氧化氮、前列腺素等有擴血管功能物質的分泌,使兒茶酚胺等縮血管激素的分泌水平下降,起到降壓的效果。
五、高血壓人群應怎樣健走
高血壓人群的運動管理重在科學,需遵循“合理運動刺激”的原則,注意血壓的變化規律等。
關注天氣情況。氣溫的高低對血壓有一定影響,溫度降低會使血壓相對升高,所以建議高血壓人群戶外健走,多選擇艷陽高照、溫度適宜的天氣。
避開危險時段。早上5~9點前后,為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時段,高血壓人群健走,一定要避開這個時間段。
攜帶降壓藥。以預防在健走過程中出現頭暈、頭疼等癥狀,避免因憋氣、運動量過大而引起不良后果。
攜帶健康卡。健康卡內容應包括個人姓名和病情、家庭住址、親屬的聯系方式、就診信息等內容。
準備舒適鞋襪及護具。高血壓人群一旦摔倒會引起嚴重后果,所以建議準備防滑、舒適的鞋,以及健走杖、護膝等。
控制好強度:合理的運動強度應該是,運動時心跳加快但沒有胸悶心慌等癥狀,呼吸勻稱不大喘氣,身體微微出汗,沒有勞累感。停止運動后,心率在3~5分鐘內恢復。
熱身和拉伸。健走前應進行5~10分鐘的熱身運動,以提升身體的狀態,應對即將開始的健走。健走后,需進行5~10分鐘放松(如慢走)、拉伸類(如拉伸腿部肌肉)練習。這樣,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有效降壓,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運動損傷及乳酸堆積造成的延遲性肌肉酸痛。
做好監測。高血壓人群在健走后,應即時監測血壓,有助于掌握血壓變化,預防意外發生。
運動禁忌。有嚴重并發癥及重度高血壓(舒張壓>115mmHg)的患者,只有當血壓得到控制,病情基本穩定后,才能考慮適當進行運動